1月24日,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油轮“新埔洋”号正式交付中海油运公司使用,从中船广州龙穴基地启程,前往中东装运原油,开始了它的****航。
“像新浦洋号这样的超级油轮,一共订造了4艘。”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1月25日从中船龙穴造船公司了解到,目前该公司手持造船订单约20艘,交船期已排至2011年底。
在国际造船业因金融危机遭受重创的情况下,中国造船业似乎风景独好。
世界造船业面临破产浪潮
据报道,世界造船业订单出现有史以来最大幅度下降,2009年全球新接订单3331万载重吨,同比回落82.8%,远低于2007年船运鼎盛时期的2.72亿载重吨。
世界第一大造船国韩国,其排名世界造船企业前10强中的韩进重工、现代三湖重工在2009年新船订单为零,世界第一造船企业现代重工仅承接4.4亿美元新船订单。
韩国工业经济及贸易研究院的预测报告中指出,韩国2010年造船业将下降10.7%,造船出口值将下降6.2%至460亿美元。
日本也难逃厄运。日本造船行业协会主席TakaoMotoyama说:“新订单下降到罕见的低水平。”
2009年韩国的三家船厂、中国的几家小船厂、一家日本船厂、三家德国船厂以及一家挪威和美国合资的船厂申请破产。丹麦唯一一家船厂即将倒闭。
与此同时,中国造船业却逆市表现抢眼。
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的统计数据显示,2009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47%。其中,我国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全年造船完工170艘,达到1076万载重吨,约占全球造船完工量的9.1%,居世界大型造船集团第二位。
新规划“有保有压”
尽管如此,有分析认为,韩国造船企业具备比中国先进的建造系统。另一方面,中国的造船业趋热,而高端制造能力却依然不及韩国。去年8月,工信部和中国社科院报告指出,造船业是产能过剩的重点领域。截至2008年,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776家。
去年6月,工信部出台《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预警,指出我国船舶工业将出现1/3以上的产能过剩。
在此情况下,行业洗牌在所难免。其结果很可能是三大造船基地——中船重工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、中船上海长兴造船基地、中船广州龙穴造船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,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,小型造船厂却愈发艰难。
新订单增长有压力
事实上,船舶工业的集中更有利于企业技术的进步。
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平介绍,“正是凭借着不断创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,以自主产品占市场,公司才能抵御风险。”可见,产能过剩实则是结构性的低端产能过剩,而高端产品仍有市场。
江苏扬帆集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,与韩国相比,中国无论在效率、技术和船用设备上都较弱,在成本控制上,更不是中国所长。而船公司在金融危机前斥巨资扩充的船队规模,在危机后运力的释放必然大于运量的增长,这对未来新订单增长也将形成压力。
鉴于此,《规划》指出,应进一步调控企业结构。
为了应对市场的深度调整,欧洲、日本和韩国的大型造船企业已纷纷推出企业结构调整举措,降低对造船的依存度,谋划业务领域多元化。如欧洲船企以海工项目、豪华游船、游艇为主,日本船企研发节能船机,而韩国船企则开发非船业务等。 |